Aftercare Education Articles

了解膽結石

2016-10-17

膽結石是指膽囊內發現異常的結晶物、石頭樣的顆粒。膽結石分兩大類,一種是膽色素結石,由鈣和膽色素組成;另一種是膽固醇結石,是因攝取過多的膽固醇,所以在膽汁中累積較多的膽固醇結晶。膽結石可以小如一粒沙子,也可能大如一顆高爾夫球,大小不一。 

膽結石可能沒有徵兆,但一旦膽結石卡在膽囊的出口或塞在膽囊通往總膽管的膽囊管時,就可能出現症狀。 

最常見的症狀是右上腹疼痛,尤其是吃完晚餐,出現陣發疼痛,並合併右肩痠痛。因為疼痛的部位在上腹部,常會被誤認為是胃痛,而無法即時獲得正確的診斷及治療。 

膽結石造成的疼痛常在發作的幾分鐘內變成劇痛、絞痛,持續痛半小時到幾小時才緩解。如果腹痛一直持續,還出現發燒、畏寒、噁心、嘔吐、心跳加快等症狀,即可能併發急性膽囊炎,甚至將可能發生膽囊膿瘍、敗血症。另外,當膽結石造成總膽管阻塞,也可能引起黃疸(即皮膚、眼球變黃)、膽管炎或合併背痛、併發急性胰臟炎。 

膽結石的原因 

  • 膽汁中有太多膽固醇:膽汁由肝臟分泌,正常情況下,膽汁含有足夠的化學物質可分解膽固醇,但當膽固醇太過量,可能影響膽汁成分,促使結晶的形成以及結石的產生。 
  • 膽汁含有太高的膽紅素:身體分解紅血球細胞時,便會產生膽紅素。在某些情況下,可能促使肝臟製造過量的膽紅素,例如肝硬化、膽道感染或血液疾病等。 

膽囊沒有正確排空:當食物進入胃腸道,膽囊收到訊息會開始收縮,把膽汁排出到十二指腸。如果膽汁無法順利排空,因而滯留,會變得濃稠,增加形成膽結石的機會。

如何治療? 

罹患膽結石的病患每年出現症狀的比例,只有 1-4%,大部份患者是沒有症狀。沒有症狀的患者只需定期追檢查即可;至於有症狀的膽結石患者,因為極可能復發,甚至併發嚴重感染、敗血症,導致死亡。因此,如果病患身體狀況許可,最好的根本治療方式就是手術切除膽囊。

以藥物溶解膽結石的治療,主要是適用在膽固醇結石這一類型的膽結石,而台灣人的膽結石類型主要以色素性結石為主,並不適合。此外,藥物治療前尚需評估膽囊的收縮功能,才能考慮是否接受此類藥物的治療。 

如果膽囊結石合併總膽管結石,病人可先接受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檢查治療,先以內視鏡取出總膽管結石,再施行腹腔鏡膽囊摘除術。不過,嚴重凝血功能異常或曾開刀有腹腔內粘黏,以及嚴重心肺衰竭的病人,較不適合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膽結石病患平常不只要接受定期追及適當治療,個人飲食也需要適當調整。由於油脂類食物會刺激膽囊收縮激素的產生,讓膽囊更收縮,更會增加結石發生阻塞,產生膽絞痛的機會,因此,平日應減少攝取高脂肪的食物。 

在膽結石發作期,應暫停吃富含脂肪類的食物,以高澱粉及植物性脂肪來代替。也要避免過量吃某些容易導致胃腸道脹氣的蔬果,如豆類、豆奶製品、玉米等。 

切除膽囊的病人,更應避免在空腹時吃大量富含脂肪的食物,否則脂肪無法獲得充分消化,容易導致消化不良或腹瀉等現象。

好膽,怎麼養成?  

膽汁是由肝細胞所製造分泌,經由膽管流入十二指腸,參與脂肪類食物的消化分解工作。在進入小腸前,膽汁被儲存在膽囊內,而膽囊的主要功能就是儲存、濃縮及排泄膽汁。一旦整個過程中出現障礙,就會影響脂肪的消化分解功能。 所以,要有顆健康的好膽,有賴平日做好保養。 

  • 飲食避免過度攝取動物性油脂類食物。進食前,不要先食用含大量高脂肪食物;多食用綠色蔬菜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也可減少膽囊的工作負荷,維持膽囊正常的功能。 
  • 養成正常排便的習慣,避免糞便中有害細菌大量滋長,及減少有害物質對腸黏膜的傷害。膽道感染常是腸道細菌沿著膽管逆行進入而產生,所以,維持每日正常排便也是一種很重要的保養之道。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聯絡電話 (04) 22052121分機 3207

若有任何疑問,請不吝與我們聯絡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