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ác bài báo giáo dục Chăm sóc sức khỏe

胰臟癌

2016-10-26

據 2003 年衛生署的統計,胰臟癌佔台灣癌症死亡原因的第 10 位,各佔男、女性死亡原因的第 8 位。因胰臟位置深藏,早期的胰臟癌幾乎沒有任何症狀,所以又稱胰臟癌為「沉默的殺手」,而上腹部疼痛是胰臟癌最為常見的症狀。

危險因子

  • 年齡:胰臟癌大部分發生在 60 歲以上,較少低於 40 歲。
  • 性別:男性居多,為女性的三倍。
  • 抽菸: 吸菸者罹患胰臟癌的機率比不吸菸者高出 2~3 倍,尤其是一天抽 2 包以上者。
  • 酒精:有報告指出喝酒與胰臟癌的發生有關。
  • 飲食:生活中攝取肉類或脂肪比例偏高者,胰臟癌發生機會也會跟著增加。
  • 化學藥品:長年接觸化學藥品(超過 10 年以上者),尤其是石油產品或各種溶劑者,較易罹患胰臟癌。
  • 遺傳:有幾種遺傳性疾病會增加胰臟癌的發生機率,例如:遺傳性胰臟炎。
  • 曾經接受部份胃切除、慢性胰臟炎及糖尿病的患者,也較易罹患胰臟癌。值得一提的是,胰臟癌本身也可能造成慢性胰臟炎及糖尿病,三者關係密切。

胰臟癌症狀

早期的胰臟癌幾乎沒有任何症狀,而「上腹疼痛」是胰臟癌最為常見的臨床症狀。胰臟癌的典型病徵有:

  • 持續性腹瀉或糞便呈灰白色。
  • 明顯的體重減輕:如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或疲倦等。這可能與進食不佳以及消化、吸收異常有關。
  • 黃疸的出現:這多半是胰臟癌的晚期症狀,其可能原因是胰臟的腫瘤壓迫到總膽管,或者是腫瘤已轉移到肝臟所致。

胰臟癌如何分期?

癌症的分期一般是依據腫瘤的大小、淋巴結是否轉移,以及遠端器官是否也遭到腫瘤轉移來決定。依據 1997 年美國癌症醫學會 (AJCC)所提出的胰臟癌分期為:

第一期

癌細胞尚侷限在胰臟

第二期

癌細胞侵犯鄰近的器官,例如:十二指腸、膽管或是鄰近的組織,但無淋巴結的轉移

第三期

無論腫瘤大小,已有淋巴結的轉移,但無遠處器官的轉移

第四期

已發生遠處器官轉移者

胰臟癌治療

「外科手術」仍是目前胰臟癌患者長期存活的最佳選擇。決定可否施行手術切除的因素,主要還是腫瘤的大小。目前手術開刀治癒疾病的機率並不大,主要原因是胰臟腫瘤有很多都是大到一定的程度後才被發現,但此時幾乎已無法切除,故現今約只有 20% 的病人能做根治性的切除。

當中晚期的胰臟癌病人無法用外科手術切除腫瘤,或因其他因素無法接受手術,而要面對未來腫瘤將可能全身轉移的結果時,放射線治療便成為全程治療的主角。

胰臟癌病人的化學治療須仔細評估病人的承受能力,以免因副作用太大而造成反效果。適當的化學治療,特別是和放射線治療同步進行時,可以延長胰臟癌病人生命期的或緩解症狀 。對不宜手術治療的胰臟癌患者而言,同步化學放射線治療是目前最能改善病人存活期的治療方式。

臨床上可供選擇的化學藥物種類不多;現以 Gemcitabine 為主 。 

結論

胰臟癌在目前病因尚不清楚,不易做到預防的工作。但對於一些所謂高危險群的病人,包括抽菸者、酒精使用者、飲食中攝取肉類或脂肪比例偏高者、糖尿病的病人等,最好能做定期的檢查,以期可以早期作出診斷,使治療率能更進一步的提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聯絡電話:(04) 22052121分機 7274

若有任何疑問,請不吝與我們聯絡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