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的中樞神經系統,因各種原因而造成非進行性的運動障礙稱之,易合併有智障、癲癇、聽力、視力及行為問題。
病因
-
出生前或出生時的腦缺氧或損傷。
-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
早產、黃疸 (間接型膽紅素) 過高。
-
腦部外傷等。
-
先天性腦部異常。
-
不明原因。
症狀
-
餵食有困難,尤其是難以吸吮與吞嚥。
-
動作或外形不對稱。
-
張力過強或過低。
-
運動和語言的發展緩慢。
-
有時聽力、視力及語言受損。
-
哭聲微弱或哭得太過份。
種類
-
痙攣型:佔 65 %。早期肌腱反射過強,痙攣性增加。忽然舉起患童,兩腿會呈剪刀型。
-
手足徐動型:呈緩慢,蟲蠕動狀,不自主的無目的動作,例如小朋友會出現不自主或聯合式的動作,而造成自發性動作在執行上的困難。
-
運動失調型:平衡感有問題。
-
弛緩型:肌肉張力減低。
治療及護理
-
復健治療:儘早做伸展運動以避免攣縮
-
餵食:可用特殊把手的湯匙,固定碗盤於桌上使其自己學習吃飯;供給高蛋白質、維生素 (尤其是 B6)、高纖維及高熱量食物。
-
注意安全:避免因平衡感差 與肌肉控制力不好而發生意外。
-
預防呼吸道感染:因肋間肌與橫膈的控制力差,故需注意有無吸入性肺炎、感染。
-
維持排泄功能:因肌肉控制不好,可能需要特殊的大小便訓練。
-
安排適當的休息及遊戲,給予適當的教育場所。
-
語言治療:因唇、舌、頰、喉的協調差,及橫膈控制力差使其難於發音構字,故需要語言治療。
-
為患童刷牙,以防蛀牙。
-
注意是否有眼肌控制不良而引起的斜視,並加以矯正。
由於肢障很顯著,這些孩子常合併出現的一些障礙,例如:視障、聽障、語障和智障,乃至癲癇等,常會被遺忘或忽視了。所以當我們照顧這類小朋友時,請別忘了關心這方面的問題!
患童若是臥床則會出現一些常見的併發問題(例如:肺炎、尿道炎和褥瘡),所以日常持續的復健對當事人就很重要,例如:被動式運動、翻身、觀察皮膚和基本生理徵候(含體溫、呼吸和心跳等),加上足夠的營養並維持適當的體重等。
在整個家庭的心理建設及調適上,如何接納已存在世上的麻煩小天使,如何長期打算、責任分工、是很實際,也很重要的問題!
在家庭與家庭間、家庭與社區之間,其實也可以達成某種程度上的互助,使關懷的心與行動自然的流傳於我們的社會之中!
復健上的重要原則
-
避免小朋友有任何緊張的情緒,因小朋友常一緊張就亂用力,更無法執行任何動作。
-
早期訓練體幹和肌力,在孩子較大時則要漸漸著重在四肢肢端的協調訓練。
-
利用其他復健法來減少關節僵化及增加肌力。例如:小朋友到了四、五歲,倘若尚無法坐著或站立,那麼,家人可以用被動式束縛的方式將孩子固定在椅子上,只留下特定目的要使用的肢端自由活動,並引導孩子去執行特定的動作,而後依動作的需要來調整束縛與開放位置。
-
溝通輔具對孩子有極大的幫助,尤其是徐動型腦性痲痺的孩子,以這類孩子智能正常的比例較高。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
聯絡電話:(04) 22052121分機 2128
若有任何疑問,請不吝與我們聯絡
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