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健保给付医疗新技术 左心耳封堵术 有效帮助心房颤动患者预防中风

2017-05-17
健保給付醫療新技術  左心耳封堵術  有效幫助心房顫動患者預防中風

左心耳封堵术从源头解决房颤患者的中风威胁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不整,年龄越大,发生的机会越高。台湾估计约有1%的人患有房颤。心房颤动发生时,因为心房的血液流动不顺畅,所以容易形成血栓。根据统计,房颤患者发生血栓的机会是常人的5倍。

【案例】
  案例林先生,60岁,罹患高血压以及糖尿病多年,有心脏衰竭,10年前曾经因为心肌梗塞接受过心导管手术。林先生同时有阵发性房颤的病史多年,3年前因为急性脑梗塞,在急诊接受了溶血栓药物注射,中风的症状虽然得以减轻,但也并发了脑出血,因此之故,林先生出院后并没有接受口服抗凝药物的治疗,仅仅服用抗心律不整药物及双连抗血小板药物。
前年12月,林先生再度发生了轻度的急性脑梗塞。根据“房颤血栓风险评估表”(CHA2DS2-VASc Score)的评分,林先生的分数高达5分,再发的机会极高,势必应该接受更有效的治疗。在与中国附医心脏血管系副系主任罗秉汉医师讨论了各种对策的利弊之后,林先生于去年1月接受了心导管手术,在全身麻醉以及食道超声的指引之下,成功的植入封堵器(Watchman device)将左心耳的开口封闭。

临床实证左心耳封堵术是预防中风新选择
  根据”房颤血栓风险评估表”的评分,超过2分的患者就应该终身接受抗凝血药物的治疗,以降低中风的风险。但是服用抗凝药物有诸多的顾忌,譬如说受伤时不易止血;易与食物或是其他药物的交互影响;接受拔牙或是其他手术前必须先停药数天,等待凝血机能复原等等抗凝药物也会增加内出血或是脑出血的风险因此,只有不到一半的心房颤动病患接受了适当的抗凝血药物治疗罗秉汉副系主任表示:「左心耳封堵术伤口小,不需要开胸,成功率高且有效降低中风风险。」

  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而言,其百分之90的血栓都生成于左心耳之内。因此如果能将左心耳的开口封住,就可以有效的降低这类病患日后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在历经近15年和多个大型的临床研究证明,左心耳封堵器可以安全地植入,惟并证实左心耳封堵术是房颤患者预防中风的新选择。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也在去年审查通过,左心耳封堵器可以取代长期的抗凝血药物,做为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中风的治疗手段。

中国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心脏血管系 罗秉汉副主任

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