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傷口小 復原快 「機器人手臂置換關節手術」躍登兩岸骨科新科技論壇

2017-05-11
傷口小 復原快 「機器人手臂置換關節手術」躍登兩岸骨科新科技論壇

  醫學統計顯示「年齡」是退化性關節炎最強的危險因子;就一般大眾而言,低於45歲以下的患者約佔2%,45歲到64歲之間的患者佔30%,在大於65歲以上族群則高達近70%。母親節前夕,即將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國附醫)登場的兩岸骨科新科技論壇中,骨科部主任許弘昌教授將親自演示機器人手臂置換關節手術。許弘昌表示,近年來骨科手術又邁向一個新境界,藉由新科技的進展,使得骨科醫師又多個眼睛、也多一隻手精準地執行手術,利用導航輔助,3D列印技術及機器人手臂等先進科技,有效縮短病人的康復期。
  從事傳統產業的42歲越南畢姓婦女,由於工作量大,膝關節長期承受巨大壓力,造成年紀輕輕就罹患『退化性(骨)膝關節炎』,而不得不置換關節;另外64歲日本宮姓男士亦深受此症所苦多年,這兩位病患均因執行機器人手臂置換關節手術而感受到新科技帶來的優點,他們在開刀當天即可下床,很快就回到工作崗位。

醫療機器人助醫師達到真正的"客製化膝關節置換術"
  醫療機器人不斷的突破發展,專為關節置換手術所設計的互動式機器人手臂系統,提供骨科醫生進行術前電腦規劃,以利搭配出最適合病人的人工膝關節尺寸及擺放位置。在手術當中透過立即的3D患者骨頭影像及其膝關節運動參數,可讓骨科醫師及時調整或確認預定之假體位置,完全依照病人膝蓋狀態進行手術,達到真正的 "客製化膝關節置換術"。連難度較高的髕骨股骨關節面也能準確地磨除受損的範圍。傷口小、精確度高且能大幅保留健康骨骼,讓病人在術後很快就能自然地活動膝關節,深受醫學界與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的肯定。在國外,有近九成八以上的病患能在手術當天回家,3-4個星期之內便可回歸到原本的生活習慣。

多元模式發展國際醫療交流合作
  中國附醫致力於多元模式發展國際醫療,本週六(5/13)將舉辦的海峽兩岸骨科新科技論壇,與會醫師群從中國大陸各省市醫院跨海來台學習,會中將示範教學、直播機器人置換關節手術,讓更多醫師即時觀摩手術的執行,未來可造福更多的患者。

機器人手臂手術:

  • 保存健康骨本與組織
  • 真正微創小傷口,復原時間快
  • 保留前後十字韌帶,更接近自然膝關節運動
  • 惟費用較高
  全人工膝關節置換 (微創) 機器人手臂手術
 
平均住院日 3 - 7 天 1 - 3 天
平均復原期 6 - 8 星期 約 2 星期
平均傷口大小 8 - 12 公分 5 - 8 公分
手術簡介 切除受損及健康骨頭/組織 僅磨除受損骨頭/組織
復原程度 < 130度
(上下樓梯等簡單彎曲活動)
< 155度
(蹲、跪等高彎曲活動)

關節置換機器人手臂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骨科部主任 許弘昌教授​

 

 

 

回上頁